close

水浒傳牌起源說
  據清代大學者戴名世《憂庵集》等古籍記載,有“國粹”之稱的麻將牌是明朝時壹個名叫萬餅條(或“萬秉章”)的人發明的。萬秉迢被施耐庵《水浒傳》書中的梁山108位好漢所折服,于是想做壹副娛樂工具來紀念他們。經過幾天精心設計,終于研制出了麻將牌。他把麻將牌設計爲108張,暗喻《水浒》中的梁山108位好漢。牌中的九索指“九紋龍”史進,二索指“雙鞭”呼延灼等等。 接下來,萬秉迢考慮到梁山壹百單八將分別來自東、西、南、北、中五個方位,又增添了“東”、“西”、“南”、“北”、“中”各4張,共計20張牌。同時,考慮到梁山英雄好漢中既有出身貧民又有出身富戶的,對此,就稱“貧”爲“白”(板),“富”爲“發”(財)。于是,“白”、“發”又各增牌4張、共計8張。最後,便構成了整副牌136張。   由于水泊梁山在宋江的領導下壹心想被招安,想與朝廷求和,並不想打贏朝廷。所以打麻將勝者曆來說“和”,而不說“勝”或“贏”。   最初打麻將只是極爲普通的民間娛樂活動,是艱苦勞作後的壹種放松,代表了廣大勞動人民在封建高壓統治下對水泊梁山“大碗喝酒、大塊吃肉”自由生活的向往。同時麻將在全國的流行,也表明了梁山鬥爭精神在民間的生生不息。只是後來麻將進入統治者階層的生活後,才逐步演變成賭博活動與行賄工具,禍及家庭與社會。
鄭和下西洋起源說
  明朝鄭和下西洋時,船上沒有什麽娛樂用的設備,船上的將士只能以投擲股子賭博  麻將
作爲消遣。但是在長久的航海中,將士們厭倦了,經常有將士想家,甚至有試圖謀反的,鄭和殺了他們,爲了穩定軍心,鄭和發明了壹種娛樂工具。   鄭和以紙牌,牙牌,牌九等爲基礎,以100多塊小木片爲牌子,以艦隊編制,分別刻了1-9“條”,然後又以船上裝淡水桶的數量,分別刻了1-9“桶”(筒)。然後又根據風向,刻了“東西南北”四個風向。又以吸引人的金錢刻了1-9“萬”。然後以“大中華耀兵異域”的口號。刻了紅色的“中”,然後根據壹年四季刻了四個花牌,最後有壹塊牌不知道刻什麽好,就不刻任何東西,這個就是“白板”。   第壹次玩的時候是鄭和、副帥、大將軍、鄭和的夫人(太監也可以娶妻)四個人壹起玩,最後確定了遊戲規則後,全船開始都玩此遊戲,船上有壹個姓麻的將軍,他玩這個遊戲得心應手,于是鄭和給這個遊戲命名“麻大將軍牌”,即是後人的“麻將牌”。
編輯本段現代麻將的形成
  在明末清初馬吊牌盛行的同時,由馬吊牌又派生出壹種叫“紙牌”(也叫默和牌)的戲娛用具。紙牌也是供四人打,由紙制成的牌長二寸許,寬不到壹寸。紙牌開始共有60張,分爲文錢、索子、萬貫三種花色,其三色都是壹至九各兩張,另有幺頭三色(即麻將牌中的中、發、白)各兩張。鬥紙牌時,四人各先取十張,以後再依次取牌、打牌。三張連在壹起的牌叫壹副,有三副另加壹對牌者爲勝。贏牌的稱謂叫“和”(音胡)。壹家打出牌,兩家乃至三家同時告知,以得牌在先者爲勝。這些牌目及玩法就很像今天的麻將牌了。這種牌戲在玩的過程中始終默不作聲,所以又叫默和牌。   其後,人們感到紙牌的張數太少,玩起來不能盡興,于是把兩副牌放在壹起合成壹副來玩,從此紙牌就變成120張。在玩法上,除了三張連在壹起的牌可以成爲壹副以外,三張相同的牌也可以成爲壹副。也就是說,上手出的牌,下手需要還可以吃、碰。這時牌的組合就有了“坎”(同門三張數字相連)、“碰”(三張相同)、“開杠”(四張相同)。此時的紙牌又叫“碰和牌”。   《紅樓夢》第四十七回《呆霸王調情遭苦打,冷郎君懼禍走他鄉》中,賈母、薛姨媽、王熙鳳等鬥的就是碰和牌。書中寫道:   鴛鴦見賈母的牌已十成,只等壹張二餅,便遞了暗號與鳳姐兒。鳳姐正該發牌,便故意躇躊了半晌,笑道:“我這壹張牌是在薛姨媽手裏扣著呢,我若不發這壹張牌,再頂不下來的。”……   二餅就是二文,文字門在馬吊中已繪成圓餅狀(見明潘之恒《葉子譜》),這裏正是壹個發出頂牌的例子。   與此同時,骨牌中也出現了壹種“碰和”,將21種牌色每種五張合成壹副。並且有了開杠、自摸加倍、相公陪打、詐和受罰等規定。骨牌的這些打法和術語也由紙牌接受、繼承下來。   大約到了清末,紙牌增加了東、南、西、北四色風牌(每色四張)。那時人們最常用的桌子是方桌,又叫八仙桌。八仙桌的名稱是從就餐時可以坐八個人得來的。用于打牌時總是面向壹方,這就限制在壹方裏不能坐兩個人。逐漸地形成了玩牌由四人來玩的習俗,四人各坐壹方。人們還從四方得到了啓發,在紙牌中增加了東、南、西、北風。   至于三元牌中、發、白的增加,可能是人們對升官發財的向往。中就是中舉(中解元、中會元、中狀元,稱爲中三元),發即發財,中了舉,做了官,自然也就發財了。白板可能是空白、清白之意。   後來人們發現在玩麻將時常常把牌拿完了,也沒有人做成牌,感到掃興。爲彌補這個缺憾,于是又增加了聽用。最初的聽用只增加兩張,逐漸發展增加爲更多的張,直到發展爲有繪的麻將牌。   但由于紙牌的數量壹多,在取、舍、組合牌時十分不便,人們從骨牌中受到啓發,漸漸改成骨制,把牌立在桌上,打起來就方便了。正宗的麻將牌從此開始。   至于說麻將牌名稱的由來,現在無從考證。可能由發音訛變而來。吳人音“鳥”爲diào,馬吊牌就成了馬鳥牌,麻鳥牌成了麻雀牌,再變成了麻將牌。   麻將牌形成以後,上至朝廷,下至平民,無不喜愛。平民百姓們也從打麻將中得到了樂趣。有壹個牌運好的人寫了壹首詩道:   今日贏錢局,排排對子招。三元(中發白)兼四喜(東南西北),滿貫遇全幺。花自杠頭發,月從海底撈。散場遠避,竹杠怕人敲。   有這樣的好牌運,誰能不高興呢?   由于麻將複雜多變,刺激有趣,因此自誕生後,很快就成爲整個中國最爲盛行的博戲形式。無論是至高無上的皇帝,大權在握的重臣,對麻將感興趣的都大有人在,至于壹般的布衣平民,村夫俗子,喜歡搓麻將、鬥雀牌的就更是不計其數。這壹事實固然反映了封建時代的人們追求刺激,嗜好賭博的不良習尚,但同時也反映了麻將這種遊戲活動本身無窮的和豐富的情趣。   由上所述,我們可知麻將牌形成的大致的軌迹。  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ky999013 的頭像
    sky999013

    sky999013的部落格

    sky999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